骆姓社区论坛  骆氏宗亲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3789|回复: 0

义乌骆村文化礼堂:以石为名 锤刻“乡村印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0 0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5秒钟免费注册会员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礼堂正门前的笑脸墙见证骆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油麻坑上松竹友,百年村落写春秋。岩石编织了祖先的故事,石雕诉说着匠人的传说……”这首名为《骆村之歌》的歌曲,唱的就是佛堂镇骆村的无限风光和悠长历史。骆村位于义乌东南面,是一个道路宽阔、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顾名思义,骆村以骆氏迁移居住而得名。随着时代的变迁,朱、陈、丁、龚先后迁居骆村,以姓氏得名的骆村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延续。在冬日的暖阳中,记者走进骆村,层峦的山脉、广阔的农田、粼粼的水塘……优美的景色相继叠涌而来,令人陶醉。穿过精心布置的村口景观带,便是骆村人的全新精神阵地——骆村文化礼堂。 位于礼堂正中心的石制棋盘骆村石匠 锤刻时光“嚯嗨~嚯嗨~”在粗犷浑厚的吼声中,石匠将手中大锤落下,砸向铁钉,“当”的一声过后,石头微微裂开了几条缝。师傅慢慢直起腰,抹一把从额角淌下的汗水……石匠,曾经是行走在乡间最为常见的手艺人,这门朴素的手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建房做基脚,做街沿石、做院墙、做石磨、铺院坝地板、铺石板路……在以前,作为重要建筑和家具材料的石头,用处相当普及。石匠用手里的铁锤和凿子寻找坚硬,然后在锤刻打磨间凿练出自己心中的作品。锤子的起落间,铭刻着浓厚乡土记忆。倘若你沿着石錾细细找寻,不难发现每一段时光在其中划出的点点痕迹。农耕之余,骆村人利用本地石矿资源,就地取材,操起石匠活。此举既满足社会建设需求,又增加百姓经济收入,同时世代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石匠艺人。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石匠文化村,石器打磨工艺尤其是骆村的特色文化。走进骆村,仿佛进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一代代无名的石匠构筑了石头骆村,石头也成了这座古村的基调。徜徉其中,村口的石雕景观打开了奇异世界的大门,条条石块铺筑的村道盘根错节,联结着家家户户的门前门后,构成骆村的骨架。其中,石头元素最为丰富的,便是位于村口的骆村文化礼堂。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正中心的石制棋盘,由村庄历史铺就的棋局,以地做棋盘,谋局未来。棋盘上,车灵、马欢、相稳、士悍、炮精、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无畏前行,棋盘间的“博弈”,带领骆村后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礼堂两侧展列着石锁、石磨等石器和打磨石器的工具,则展现了骆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独特匠心。村民龚仁龙是骆村村民公认的石匠代表,提起石器打磨工艺,他满是骄傲和自豪:“我们村的路牙、池塘的石头边护栏,还有村口的石头元宝雕塑,都是村民自己动手打造的。对于我们而言,打磨石器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技艺,而是一种特殊的信仰。”在骆村,大部分石匠都是亦工亦农地兼做匠人,在不少老百姓的眼里,制作一件石器,石匠添瓣儿就是花开,点睛就是龙飞。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在乡间最为常见的石器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如今在骆村留存下来的各式石制器件,保留着大自然的质朴,成为一种记忆一种风景,诉说着乡土的沧桑。 礼堂两侧展列着石器和打磨石器的工具文化礼堂 承载文脉文化礼堂是各个村展示乡村记忆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村史村俗,被挖掘收藏的记忆让每个文化礼堂也都与众不同。在文化礼堂建设中,骆村也不断挖掘出这些历史记忆。“1972年,办起了粮食加工厂;1974年创办了集体养猪场;1975年柏峰水库水引入;1976年装上第一台变压器……”在骆村文化礼堂的展示墙上,一张大型的手绘时间图让人眼前一亮,地图展示了从义乌全县解放到如今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大潮中,有关骆村的历史演变以及重大事记。“我们找到了很多各个年代骆村建设时期的珍贵照片,都一一展示在文化礼堂中,一让了解这段历史的村民回望过去,二让村里的新一代了解历史、展望未来。”骆村相关负责人说。收集散落文脉,重温历史记忆,村庄的历史文化特色在礼堂内娓娓“道”来,令人动容。骆村文化礼堂由骆村祠堂改建,其中主体占地面积410多平方米,此外还有300多平方米的室外文体活动场地,是一座二星级文化礼堂。据文化礼堂管理员楼菊琴介绍,该文化礼堂自2017年4月动工,于同年11月落成,设有文化礼堂、骆村讲堂、乡贤图书馆、骆村戏台等配套设施,在文化礼堂布置了村史村情、家风家训、骆村名人等展陈内容,以此丰富文化礼堂的内涵。而焕然一新的文化礼堂也成为村里的代表景点,吸引不少客人前来踏访。“很多人都说,参观了文化礼堂,才知道自己村有这么多故事。不仅从小见惯的民俗是文化,身边的石磨旧物也是见证村庄历史的‘古迹’。”村民朱奶奶说。骆村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除了石器打磨、编织草席、迎八相公等传统风俗,骆村百姓还特别喜爱敲锣鼓这项娱乐活动。锣鼓与当地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每当有节日盛会时,人们总爱敲锣鼓来渲染气氛。在一次文娱活动中,三个锣鼓班比赛,骆村的锣鼓班配合花旦奏了一曲“小尼姑下山”,鼓板打得悦耳动听,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听众,自此敲锣鼓就变成了骆村的风俗。“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的文娱活动有了固定的地点,敲锣鼓不单单只在节日里表演了。”村民开心地说。骆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会深度挖掘石器打磨文化,把它发展成独具骆村特色的物质文化,将匠心精神传递下去,向更高星级的文化礼堂努力”。来源:义务商报,骆姓论坛整理发布·END·骆氏论坛天下骆氏一家亲 微信号:luoshibbs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感谢赞赏,继续努力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jz_fb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jz_gfqqq! 骆姓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