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社区论坛  骆氏宗亲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123|回复: 0

骆寄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6 1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5秒钟免费注册会员哟!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明史第一谜案"新解:建文帝可能避难新田

( 2007-11-30 09:08:19) 稿件来源:长沙晚报

    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建文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谋夺帝位的“靖难之役”中不知所踪。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猜测不断,被史学家称为“明史第一谜案”。而在今年10月份湖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永州新田发现的大规模神秘古堡群以及赛武当山让文物专家百思不得其解(详见本报10月15日报道《神秘古堡群惊现新田》)。昨日,省文物局研究员、地方史研究专家谢武经郑重约见记者,说经过多日考证,他从新田县《骆氏族谱》以及新近发现的象牙朝笏中,意外发现建文帝很有可能真的避难新田其奶妈邓氏处,那些神秘的古堡很有可能就是奶妈的族人为保护建文帝而修筑的。

    根据传说找到《骆氏族谱》

    在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田县文物部门曾向谢武经等文物专家提供了一份资料,资料中记载了当地的一个传说:“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的太子长孙8岁无疾而终。太祖问方士,方土说,如再得一男,必独乳奶妇哺乳之,方得太平。太祖遣官吏四处寻访,等寻到骆铭孙村时,果有一独乳妇人,名为三姑,又刚生骆姓一小儿叫骆寄保。官吏便带其与骆寄保一起到京,与新生皇太孙一并哺之。这个皇太孙就是后为建文帝的朱允炆……皇帝感谢三姑的哺育之恩,封三姑为一品夫人(现存一品夫人墓碑)……”

    谢武经特地前往新田县骆铭孙村,与当地老人多次交谈,证实有这个传说。随后,谢武经在村里找到了两套《骆氏族谱》,族谱中记载了骆寄保与他父亲、母亲、弟弟的有关资料:“以诚公(骆寄保之父),生于元至正九年(1349)己丑四月二十日戊时,明洪武戊申(1368)任指挥千户侯,随征明太祖战阵而亡;妣邓氏(骆寄保之母),生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辛卯十二月十四日已时,殁于大明宣德三年(1428)戊申二月初二曰,卜葬地名看牛岭坤山艮,生二子,长子寄保,次子婆保;寄保公,邑武生,成祖时召募乡勇扫荡元氛,以军功赐爵千户侯,卜居京都顺天府瓦窑头,遗迹具在骆铭孙村谱内;婆保公(骆寄保弟弟),生于大明洪武六年(1373),殁于大明正统五年(1440),卜葬地名葱头洞。”

    看到族谱,谢武经非常兴奋。他认为,从时间、历史空间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来考证,骆寄保的母亲抚育过建文帝的说法,确实可信。

    赛武当山下发现象牙朝笏

    除了族谱,另一个发现更让谢武经感到“明史第一谜案”很可能会在新田解开:那就是新田县文物管理部门在当地武当山下的石古寨村征集到一件珍贵文物———象牙朝笏。据考证,上朝时用笏板的习惯,自明朝而止,且所用材料很有规矩,皇帝用的是玉板,太子亲王一级用象牙板,其他大臣用檀木板或竹板。那么,这块象牙朝笏是否来自避难时的建文帝?谢武经表示,自己亲眼见到了这块朝笏:“它做工很精细,只是被烧坏了一个小角,如果这真是建文帝的朝笏,这个小角很可能是在逃出皇宫时被大火烧坏的。”(目前史学界关于建文帝的去向有三种说法:一说死于宫中大火;一说流亡海外;一说逊国为僧,云游四海。)

    “我查了一下《湖南通志》,其中的《新田县图》上,武当山的位置标的不是‘武当山’,而是‘赛武当山’。这一标名该如何解释?”谢武经认为,这里的‘西粤僧’要与明成祖朱棣较劲,称这里为‘赛武当山’。”(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建文帝曾云游西粤为僧。)

    建文帝避难新田的合理推测

    经过多次考证,昨日,谢武经终于决定通过媒体公布他的看法:

   “骆寄保的父亲以诚公,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夺得了政权,以诚公被封为指挥千户侯。明王朝建立前夕,以诚公娶妻邓氏(不一定是新田人),生两个儿子。不幸的是,在消灭敌人的残余势力时,年轻的以诚公英勇牺牲,留下20多岁的妻子邓氏和一对年幼的孩子。

   “明太祖朱元璋痛惜自己的爱将,收留安置了以诚公的遗孀及儿子,待到皇太孙建文帝出生,请邓氏帮忙照看。待到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太子朱标己去世),邓氏本来可以尽享荣华富贵了,谁知建文帝的叔叔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抢夺了皇位。建文帝没有办法,只得四处流亡,‘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

    “突然,建文帝想起了曾经照看过自己的奶妈邓氏。邓氏所在的新田(明代时属宁远县)离西粤(广西)不远,便前往寻找。建文帝到达新田的骆铭孙村,邓氏及骆氏族人安排建文帝以僧人‘明贤’的名义前往附近的白面峰山上的道观隐居。

   “建文帝利用邓氏及骆氏族人为自己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邓氏的大儿子骆寄保,他在明成祖朱棣的身边做千户侯,京城一有风吹草动,可以通风报信;第二道防线是骆氏族人,他们分布在赛武当山周围;第三道防线是以大观堡为中心的城堡群,这里山深林密,人烟稀少,只要赛武当山有事,很快就可以转移到这里躲藏,万无一失。”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jz_fb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jz_gfqqq! 骆姓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